据央视网等媒体报道,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宣称信钰证券,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可在20分钟内摧毁美国全部航母。此惊人言论瞬间引发全球关注,也将中美军事力量对比尤其是反航母作战能力的话题,推至舆论风口浪尖。
航母(资料图)
长久以来,美国凭借11艘核动力航母构建起强大的海上霸权体系。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左右,每艘可搭载70余架舰载机。其航母战斗群构建起远、中、近三层严密防御圈,舰载机巡逻范围超700千米,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以及密集阵近防炮等武器,从外层拦截到末端防御,一度被视作“坚不可摧”。在过去局部冲突中,美国航母战斗群常作为前沿威慑力量,游弋于全球热点海域,为其军事行动提供空中支援与战略威慑。
但今时不同往日,中国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写海上战略格局。近年来,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成果斐然。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凭借独特的钱学森弹道,可在大气层边缘“打水漂”式飞行,速度达5马赫以上,能轻易突破现有防空反导系统信钰证券,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,其中就包括美军航母。此外,东风-21D、东风-26B反舰弹道导弹更是被外界称为“航母杀手”。东风-21D射程超1500千米,东风-26B射程达4000千米左右,它们能在远距离外对海上移动目标发起攻击。这些导弹末端速度极快,且具备机动变轨能力,令美军航母防御系统难以招架。
展开剩余60%军舰(资料图)
解放军还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对海侦察打击体系。天基卫星、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及沿海岸线部署的陆基超视距雷达等,形成全方位、立体化侦察网络,能实时掌握美军航母位置信息。一旦锁定目标,多平台发射的反舰导弹可从不同方向、不同高度对航母战斗群发起饱和攻击,实现“发现即摧毁”。与此同时,新兴的蜂群无人机战术也为反航母作战增添新手段。大量低成本无人机组成集群,可利用数量优势突破航母编队防空火力网,或执行侦察、干扰任务,或携带弹药对航母实施自杀式攻击,消耗其拦截弹药,扰乱防御部署。
面对中国反介入/区域拒止能力的显著提升,美国并非无动于衷。美国试图通过发展自身高超音速武器来抗衡,如AGM-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项目。但事与愿违,该项目进展坎坷,多次试射失败。美国海军高度优先级计划“进攻性反水面作战增量2”开发的“高超音速空射进攻型”(HALO)导弹项目,也因预算限制宣告取消。美国工业空心化严重,导致相关技术研发缺乏产业支撑,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已落后于中国。
航母(资料图)
美国防长此番言论,背后有着复杂政治意图。一方面,借炒作“中国军事威胁”,向国会索要更多军费。长期以来,夸大外部威胁是美国军方争取预算的惯用手段,渲染中国反航母能力,能为研发新型武器、升级航母防御系统等项目争取资金支持。另一方面,试图拉拢盟友共同遏制中国。将中国塑造为“共同威胁”,促使盟友在军事、政治上更紧密追随美国,巩固其在印太地区战略布局。但事实上,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。
正如我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回应信钰证券,美方一些人渲染“中国军事威胁”,是中美两军交往障碍。中国无意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,更不会主动挑起冲突,发展军事力量只是为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与发展利益。美国防长言论不过是其单方面臆想,试图以此误导舆论、谋取私利。国际社会应保持清醒,不被此类言论误导,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。
发布于:江苏省股海搏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